第九届全国青少年 无人机大赛
协同穿越挑战赛比赛规则
一、飞行器要求
组别 小学组、初中组、高中组 (含中专与职高 )
机型 四轴飞行器
轴距 120~140mm
电机类型 空心杯电机
起飞重量 ≤120g(含保护罩和电池 )
飞行安全保护设计 至少具有半包围结构保护罩
续航时间 >7分钟
电池类型 锂电池
电池参数 1S,额定电压 3.8V,容量≤ 1300mAh
编程语言 图形化编程
编程软件 有,支持飞行仿真预览
飞行器灯光 有,可编程
视觉识别 有,可编程,能识别场内的识别标签
四向避障 有,可编程
云台 有,支持俯仰调节,可编程
激光发射与接收 有,可编程
定位方案 Tof定位、光流定位
编程设备 电脑、手机、 PAD自备
二、比赛方式
1. 比赛为团体竞技赛 ,小学组、初中组、高中组(含中专与职高)分组比赛,
分组评定名次与奖项;本项目不可兼项报名参赛 。
2. 本项目需要使用2架编程飞行器,每个参赛队伍 2人,根据自身要求配备备用
飞行器。所用飞行器(含电池)以及其他可能需要调试的设备,均由参赛选
手自行携带。赛事场地、赛事道具均由组委会提供 。
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 协同穿越挑战赛比赛规则
2 / 13
3. 每局比赛限时 6分钟,比赛开始时,裁判会发出指令并开始计时。 2名队员根
据自行分配的任务开始比赛, 裁判会记录飞行器完成比赛任务的总时间 。
4. 协同穿越挑战赛分为5个部分组成,分别为:起飞任务、 巡线任务、 穿越任
务、协同任务 、降落任务。完成巡线 任务和穿越任务的 队员需要分别通过编
程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操控 飞行器执行场地任务, 参赛队员可以自行分
配各自执行的任务类型 。比赛开始后, 要求参赛选手不仅需要 按照规定的线
路完成飞行任务,同时需要双方紧密配合,完成协同任务及最后的降落任
务。
1) 起飞任务:
比赛开始前,两架飞行器摆放在指定的起飞区,机头朝正前方,比赛开
始后,执行穿越任务的飞行器,需要手动操控飞行器先起飞,在飞行状
态中发射红外激光,击中在地面 准备执行巡线任务的飞行器 后,巡线任
务飞行器必须用激光接收 指令来触发 起飞并执行后续任务。
注:执行起飞任务 时,穿越飞行器不 设置激光发射点的具体位置,但
必须在比赛飞行区的范围内 。
2) 巡线任务 :
a. 巡线任务中,飞行器通过 选手预先完成的 编程程序 进行巡线,依次
完成赛场任务关卡 ,到达赛道终点。
b. 巡线任务场地中布置了若干
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:协同穿越挑战赛比赛规则